|
將俄羅斯從SWIFT系統移除對中歐班列、中俄班列的影響俄烏沖突對中歐班列的影響: 從技術角度來說,俄烏沖突發生后,中歐班列各平臺、俄鐵、UTLC、德鐵等都在第一時間出具聲明、解釋函給客戶“定心丸”。 中國至烏克蘭基輔的班列暫時停開。部分中國過境烏克蘭至歐洲的班列線路班列公司全部調整走波蘭。(實際上中國班列過境烏克蘭至歐洲的班列很少,80%都是走的白俄羅斯、波蘭線)。目前100%中歐班列線路都避開了烏克蘭。 請大家詳見遠帆在俄烏沖突當日發出的分析文章。也請詳見各中國班列平臺和境外鐵路運輸公司俄鐵、德鐵,UTLC的聲明函。 目前中歐班列面臨的由于俄烏談判結果的不確定性、歐美制裁的大力度性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性,造成很多客戶內心的極度擔憂甚至恐慌。對烏克蘭局勢的不確定性和對中歐班列線路和運營模式的不熟悉更加劇了這類擔憂。因此俄烏沖突給中歐班列造成的非技術性的負面影響遠超預期。本周和下周是中歐班列中俄班列是否可持續穩定運營的關鍵周,希望俄烏談判有良好的結果和解決方案才能穩定人心,讓中歐班列在穩定的局勢下平穩運營。 俄烏沖突對中俄班列的影響; 由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往返班列都是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鐵路線上行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會直接涉足戰爭和沖突地域。不會造成中俄班列線路有任何線路、安全、戰爭風險。請詳見俄鐵集裝箱的聲明函; 但由于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SWIFT國際銀行付款的剝離,包括對歐美對俄制裁會“殃及池魚”的擔憂,中俄班列的訂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外中俄和俄羅斯的貿易、中俄班列另一個最大的擔憂是俄方付款事宜。 對企業的影響: 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西方各國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不斷升級且未見終點。對于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嚴重的監管和聲譽風險。需要加強企業風控; 1)避開制裁風險,保護企業安全; 識別和把控好企業與俄羅斯(位于俄羅斯境內或有俄羅斯背景的)第三方的直接關聯。此類第三方可能是位于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客戶、代理商、分銷商、銀行和金融機構等。在完成識別后,企業需通過盡職調研和第三方風險管控流程,確保對這些第三方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結構保持及時而清晰的了解。 2)通過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客戶、代理商、分銷商、銀行和金融機構等與俄羅斯第三方或原產于俄羅斯的產品和服務存在間接關聯,同時確保對相關所有權和控制權結構保持及時而清晰的了解。 3)在與企業有接觸的俄羅斯個人和實體中,評估并篩選未來更可能遭受升級制裁的個人或實體。企業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第一,關注制裁法規草案和官方聲明,其中會列出各國政府對于不同制裁手段的考量。第二,考慮自身的第三方企業是否與以下幾方存在關聯:俄羅斯政府和安全機構、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相關地區經商的企業和個人、從事美國《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和英國修訂的對俄制裁條例中所列舉的其他可制裁活動的實體或個人等。 4)在俄業務可能在融資、運營資金、銀行交易、資產跨境轉移等方面受到限制,需提前做好規劃。在制裁合規的前提下考慮替代方案。 5)俄羅斯是全球石油、天然氣、鈀、鈦和各種農作物的主要供應國,相關產品供應可能因俄羅斯政府的決定或針對貿易便利化的制裁而中斷。 6)評估好銀行支付體系和結算風險。 無論進口還是出口、無論整箱還是拼箱、無論出運地在哪里....我們都可以給你最合適的意見、最優勢的路線。 |